2012.6.25.(一) 徒步環島第一天
晴轉陰
臺北捷運淡水站 → 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中
還沒開始,我就想結束了。清晨七時許,我背起鼓脹的行囊,步履維艱地站上體重計,緊張地看著螢幕上的數字變化。九公斤,我再算了一次,確實是這個數字——我將擔起如此重荷,踏上徒步環島旅程。真想就此放下背包,躺回床上睡個大覺。但我還是出門了。外頭的空氣已充滿暑意。
只是家裡到公車站的尋常距離,就足夠讓我汗流浹背。跳上公車,才發現身上裝備實在太佔空間——斗笠一頂、地墊一綑、雙肩背包一大個,擺在地板上幾乎堵住通道,放在腿上又太沉,站著背肩上又有點痛苦……。感覺似乎有不善目光斜射而來,只好低頭。

好久沒到淡水了。來到捷運站大廳,前來送行的一中和宜軒已抵達,唯獨旅伴阿威不見人影。七點多的那通電話裡,他的聲音瀰漫睡意。這才想起未食早頓,直奔路旁麥當勞,以稍稍奢華的早餐為旅行揭開序幕。



幕已揭開,演員卻姍姍來遲。好容易等到阿威填滿肚腹,終於出發,從捷運廣場起腳,走向我們以為熟悉卻陌生的世界。背帶緊緊繃著,雙肩微微痠痛。
「我為什麼在這裡?」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,忍不住又問了這個問題。我已多次回答過這類問題,試圖將促成自己踏上旅程的一切思想辯證清楚,也確實發現自己渴望追尋某些意義與價值,例如人和土地的聯繫與情感,對於文化的關懷與認同。然而最直接也可能是最強烈的力量還是來自那分熱血,一種想與眾不同的衝動。日本旅行文學名家澤木耕太郎在代表作《深夜特急》中寫道:「說穿了,我其實不是為任何人,也不是為了增加知識、探討真理或做報導,更不是熱血沸騰的冒險,我只是想做一件毫無意義、任誰都可能、但只有異想天開的傢伙才會去做的事。」於是他在二十六歲那年,湊出身上最後的一千九百美金,決意從德里一路搭乘巴士,橫跨歐亞大陸前往倫敦。
如果那分執念夠強烈,我應該能一直走下去吧!


迷了點路,靠著地圖找到臺2線濱海公路,往三芝挺進。經過一個派出所,我們入內取水。值班的警員得知我們正在徒步環島,鼓勵之餘,談起他在當兵時環島行軍的經歷。十五天,一千公里,沒日沒夜地走。有一段必須在一夜之間翻越一座大山,好多人腳步跟不上,成績未達標;有人咬牙硬撐著,最後不幸倒地不起,撒手人寰。才開始不久便聽到這樣的故事,無疑是一大震撼。講完慘烈的事蹟,警察大叔給了我們一點建議:每天設定一個目的地,不勉強也不過於輕鬆,到了就不再走,好好休息,如此才能長期維持穩定的速度。
謝過親切的他們,我和阿威繼續前行。翻過山頭,不遠處就是大海,一片遼闊的湛藍開展在眼前,讓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激動,渾身充滿力量。直到望見路旁的7-11,才察覺已過了午時,飢腸隱隱作響。餐桌區很寬敞,也很安靜。用餐後稍事休息,兩點多,我們重新上路。
海邊群聚著戲水的遊客。他們在玩得筋疲力竭之後,只要坐上車子,不一會兒便能回到舒適的家;而我們只能步行於烈日之下,以極緩慢的速度,艱難地朝不甚明確的目的地推進。「這就是所謂的意志吧!就是它將我導向與眾不同的路途……」一個聲音自心底響起,沉重渾厚彷彿雷鳴。
上坡下坡,翻山越嶺,與無數呼嘯的車輛錯身,一路閒扯喊痛,不知不覺進入石門,來到著名海濱——白沙灣。太陽緩緩向海面下沉,光線漸轉柔和昏黃,無數金線躍動於起伏的浪潮之上。有人相互潑水,有人游入粼粼波光,有人十指緊扣雙肩靠攏,面對大海與溫柔夕照。我步下石階,伸出食指,在溼潤的沙地寫下大大的「2012,夏,徒步環島」,字跡閃閃發光。突然我心中湧起一股虔誠,彷彿是在向上天祈願,希望終能圓滿完成旅途。行路難啊,我聽見自己說。

天色已逐漸暗下來,迎面而來的車燈越來越刺眼,令人難以看清楚前方的路。預定落腳的石門國中似乎還在很遠的地方,而我們的雙足早就疲憊不堪,由疼痛而漸漸麻木,變得沉重無比,僅能依靠意志力奮力抬起,遲緩地跨出每一步——最後簡直是拖著一隻腳前進。終於,我們來到校門口。
在那間堆放著鍋碗瓢盆的淋浴間洗好澡,吹著涼爽的夜風走回借宿的教室,不禁由衷感激這學校的保全大哥,以及引領我們來到這裡的命運。
山的背後似乎下著雨,雷電的閃光不時從濃雲中穿透而出,照亮半邊天空。
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呢,早點睡吧!
✽
行走時間:約8小時
行進里程:約24公里
總花費:338元
感謝:前來送行的一中和宜軒、替我們加油的路人、淡水賢孝派出所警員、彷彿無所不在的7-11、石門國中保全大哥
2012年7月 初稿